新年假期我們到北海道自由行
確定有機位和飯店後,我們就開始著手準備雪地裝備

我們沒有滑雪,但札幌氣溫只有-2-11度,室外冷的下雪,進到室內又有暖氣
我們的裝備必須在室外不會冷到發抖,在室內不會熱到流汗,才不會感冒或悶熱不舒服


筠真全副武裝的模樣,保暖又時尚

墨鏡:滿地白雪,碰上出太陽時,白雪反射的光會讓人覺得刺眼,睜不開眼睛,所以要戴有抗紫外線的深色鏡片墨鏡
口罩:冷空氣會凍到鼻子受不了。這款3M的立體保暖棉布口罩滿好用的,保暖、抗菌、不會滑落
保暖手套:雙層手套,保暖又柔軟
防水手套:雪融化會變成水,所以玩雪要戴防水手套,這是雙層的防水手套,外層防風防水,裡層毛布很保暖。戴這手套,雪玩再久,手都不會覺得冷
我們兩款手套都有帶去,打算平時戴保暖手套,玩雪時戴防水手套。結果,從頭到尾我們都是戴防水手套,除了方便隨時可以碰雪,裡層的保暖層很溫暖,完全阻絕了冷空氣

毛帽:在零度以下的冰天雪地,耳朵和鼻子都會凍到受不了,所以要戴能遮住耳朵的帽子
圍巾:毛料的圍巾很保暖,防止冷空氣從頸部吹進

雪靴:走在雪地,有時路面會結冰,結冰的路面是堅硬光滑的,容易滑倒,一般雪靴或鞋底紋路較深的鞋,可能還是抓地力不夠,我們詢問了許多間戶外用品店,因為台灣沒下雪,所以有賣雪地專用靴的店不多,款式很少。高級的歐洲進口雪地專用靴,一雙要五、六仟,我們考量只是為了旅遊添購,平常在台灣不會穿,最後選擇了這三雙,每雙價錢1500~1900,確保我們在雪地行走安全無虞
若穿著一般鞋子,也可以在日本買防滑鞋底,直接套在鞋底,有止滑的功能

毛襪:我們先穿一般襪子,再穿上毛襪保暖

鞋底跟部金屬是雪爪
走在雪地時,橡膠鞋底本身就可以止滑,不用打開雪爪


遇到路面結冰時,把雪爪往後扳,雪爪可以發揮抓地的功能,但還是要小心行走
雪爪只有在結冰的路面使用,以免進入店家,會括傷地板


雖然出太陽,但還是很冷,媽咪和筠真包的像粽子,充滿了神秘感
一般到雪地會建議穿外層防水的羽絨衣,以免雪融化,衣服會濕
我們的羽絨衣沒有防水,在室外下雪時,雪會停留在外套上,進到室內前把身上的雪拍一拍再進去,若忘記拍,一到室內雪融化,衣服就會濕了,不過因為空氣乾燥,即使衣服或鞋子有些濕,也很快就乾了

這張圖片很不錯,可以提供給要去雪地的人參考


這次自由行,爸比買了兩本書,互相參考
喜歡逛日本藥妝店但看不懂日文的媽咪,也買了一本東京藥妝的書。爸比說我們又不是要去東京,媽咪說日本藥妝店應該都差不多,結果在北海道詢問了兩樣書裡介紹的可愛小物,居然沒有一間藥妝店有販售,不知是東西太新,上巿不久,只有東京才有?還是藥妝店也有城鄉差距呢

日本北海道自由行相關文章: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y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